Welcome~Beijing Landwasher Inc.
中文版 | ENGLISH
Hotline :

010-68337440

Industry Information

生态厕所:社会转型中的设计实验

日前,习近平总书记就旅游系统推进“厕所革命”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,强调坚持不懈推进“厕所革命”。“厕所革命”,是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一直关心的问题,也是设计师应着重思考的问题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人一生约有3年时间是在厕所里度过,每天生活都离不开的厕所,却往往被忽视,更少有设计师关注与反思厕所的设计。厕所是“天大的小事”,它是生活的基本配置,是社会文明的象征与标志,更是生态循环系统的重要一环。

中西迥异的如厕文化

之所以要进行“厕所革命”,一方面是由于对于当今的中国城市来说,厕所的数量、分布以及人性化设施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;另一方面,今天习以为常的冲水马桶,尽管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物之一,但导致水资源浪费、管网建设投入巨大、污水处理成本高企,以及宝贵有机质损失。面对21世纪一系列城市问题——环境恶化、人口激增、资源匮乏,“厕所革命”势在必行。“厕所革命”绝不仅仅是亮眼的建筑设计或表面的干净、无味,更关乎公共卫生、人性关怀、文化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内容,涉及一系列复杂问题的研究和解决。

如何进行“厕所革命”?首先要突破简单技术思维的桎梏,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。

回顾人类发展史,东西方关于“如厕”的文化和技术发展脉络有明显分野。西方文明,自古便重视技术的改进,水冲清洁方式加上坐便器的改进,构成西方厕所的基本演化逻辑,冲水马桶便是其代表性成果。

而东方文明,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西方截然不同,在处理粪便问题上也有着独特经验。中国传统文化“天人合一”与“物尽其用”等观念,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农业生产。先辈们从西周时就开始探索粪便与土地肥力的关系,战国时已经掌握粪便积肥技术,汉代便有“美粪良田”的说法。直至上世纪中叶,粪肥依旧是中国农民耕种的法宝。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,在大规模施用化肥后,土地与人类、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天然连接断裂,城市居民的粪便成了城市的巨大负担,不得不建设越来越庞大的污水处理厂,斥巨资将原本宝贵的有机质从相对洁净的杂排水中分离出去。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,污水处理的成本不堪重负,农村土壤日渐贫瘠,这都是我们要面对与思考的问题。

上世纪初,被称为美国土壤物理学之父的富兰克林·H·金在游历中国、日本和朝鲜后,出版《四千年农夫》,探讨了美国不到百年时间就穷尽地力,而中国农耕历经四千余年,土壤肥沃依旧,且养活了数倍于美国的人口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东方农民善用人类粪便进行施肥。他认为,这种做法还可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。百年后的今天,有更多的中外学者以及部分实践者,在反思今人对待粪便的态度,在重新建构“美粪”与“良田”的关系。这也成为今天生态厕所设计的基点。

生态厕所的系统研究

设计是协调人、物、环境之间关系,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。今天,在中国社会重大转型的关键时期,设计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比以往更复杂——生态环境危机、资源枯竭、食品安全、文化多样性、城乡关系等一系列问题,成为设计师无法回避的挑战。对此,单一物质化的产品、建筑、景观等设计已经难以奏效,只有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整合设计,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。

厕所系统设计的目标,应该是在对环境影响程度最低前提下(更进一步,废弃物处理应该从无害化到资源化),有效满足人们如厕的生理与心理需求,同时获得可持续运营能力,最终指向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环保意识的塑造,即一种生态型厕所文化构建。因此,对人们如厕方式的干预以及生态型厕所文化的探索,必然是系统设计的组成部分。

以公共厕所设计为例,无论是位于城市、乡村还是旅游景区,其系统设计都需要考虑以下内容:区域规划——分布、密度、位置等;生态技术的应用——粪便尿液的收集、处理、使用,节水、节能、除臭等;卫生设施设计——蹲便或坐便器、洗手池、灯具、无障碍设施等;空间布局——不同功能区的划分、男女厕位分布、动线设计等;建筑景观设计——符合地域文化;服务设计——针对用户行为与体验的综合服务设计;视觉传达设计——导视系统、风格化标牌、设备使用指南、科普知识等;经营管理——日常维护、管理方式与商业模式……

这些设计内容,远远超越单一学科工作范畴,如果仅是“简单集成”或“技术堆砌”,不可能真正实现“厕所革命”的目标。一个好的厕所设计,必须从人的需求、社会趋势、地域环境限定、文化与制度标准、技术条件以及成本等角度的研究出发,通过设计思维,依靠跨学科协同创新方式,最终提出综合的、可持续的厕所服务系统解决方案。

系统设计的创新实验

为了推进“厕所革命”,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于2015年成立了厕所研究与设计项目组,针对中国现状,提出整合性的生态厕所系统解决方案——将绿色循环技术、生态农业、人性化设施与空间设计、社区营造以及可行的商业模式进行系统整合,逐步推出系列可实施的生态厕所设计。

基于系统设计的理念与不断的实验,项目组提出了生态型厕所的设计原则,用以指导未来的项目实践。该原则包括建筑与设施设计、技术应用、服务与管理等多方面内容:一是要功能合理,根据厕所不同类型以及人群特征和行为习惯确定功能定位,避免过度设计;二是要技术适当,无害化或资源化是废弃物处理技术选择的前提,不执着于高技术或低技术;三是要坚持人本设计,兼顾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;四是要服务到位,从用户和管理者使用流程上发现痛点,适度提供附属的增值服务;五是要兼具品质与美学;六是要实现运营可持续,选择可持续的商业运营模式。

根据这些原则,近年来项目组与多家单位和机构合作,向社会推出了针对农村地区粪尿分集蹲便器的产品改良设计、西藏那曲地区集装箱式生态厕所设计、旅游景区模块化第三卫生间设计、北京第五空间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体设计等。这些新的尝试,或许可以促进设计界的思考。

例如,西藏那曲地区集装箱式生态厕所,是针对藏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以及严重缺水等特点而设计的,包括节水资源型厕所和无水资源型旱厕两款产品。两款产品均使用模块化设计理念,除了男女厕所模块外,还增加了管理模块,其中包括设备空间、管理员休息空间以及便民商亭;其内部多使用新型抗菌材料,既保证卫生洁净,又让日常维护管理更加便捷轻松。该厕所采用干湿分离设备,并配套无害化制肥车,输出液肥和粪肥,用于果树、草场、园林绿化,尽可能做到粪尿资源化利用。

旅游景区模块化第三卫生间,是应旅游部门规定——未来新建或改建公共厕所必须配置第三卫生间而设计的。由于第三卫生间技术集成度很高,对无障碍设施、母婴产品等人性化设计有诸多特殊要求,因此产品设计为模块化厕所,以为各景区提供集成的解决方案。该产品可以根据当地空间限制与景区特色需要,进行空间尺度、设备档次以及外观色彩或图案的调整。同时,厕所内部设计既便于配合未来的资源化处理,也在空间和建筑等细节上做了人性化的设计。

为北京设计的第五空间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体,不仅需要面对来自技术以及建筑各种要求的挑战,还需要对新型生态厕所这一公共空间进行价值界定。最终,“第五空间”将人性化的如厕空间、商业空间、环卫工人休息空间、管理员居住空间,以及城市垃圾资源回收点整合在一起,构成了一个综合公共卫生服务空间,突破了传统对于公共厕所的定义,将其带入更复杂的系统设计空间。

公共厕所应被视作一个系统、一个平台,一个根据当地环境、社会、经济、文化需求而搭建的社区枢纽或服务中心,给不同利益相关人都带来便利和美好的体验。好的厕所设计,既解决生活、生态问题,还能促进社区交往、信息和资源的交换与共享,提供商品服务,并有可能带来更多商机。它关乎生态文明的建设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美好生活愿景的实现。这需要设计界更多的关注与探索,以促进一种新型厕所代表的公共卫生文化,渐渐生长。


Navigation

Contact Us

Contacts:Sales representatives

Phone:16601049007

Email:henry7546@qq.com

Company:Beijing Landwasher Inc.

Address:Beijing, Haidian District, Gaoliangxie St., #44,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Science and Education Building, Rm. 1015